为帮助学院学子系统把握创新创业赛事规则与备赛要领,切实提高参赛项目质量,10月30日晚,KY开元集团在27幢202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2025年创新创业宣讲会。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刘景弟应邀主讲,为参会学生提供系统化赛事指导。宣讲会吸引学院众多本科生与研究生积极参与。
会议伊始,刘景弟系统介绍了与学院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三大创新创业龙头赛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强调了三大赛事的意义:一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通过竞赛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提升综合素养,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二是锤炼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竞赛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实践体验。在项目设计、技术孵化、模式运营的全流程中,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创新创业方法论,更能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贯通学研产用链条,拓宽发展路径。竞赛搭建了连接课堂学习与产业实践的桥梁,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商业模式与创新路径,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创意向成果转化,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刘景弟就各项赛事的基本赛制、特点优势与年度周期安排作了框架性说明。

刘景弟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核心要素进行了系统阐释,详细解析了赛事赛道设置、参赛学段划分、报名方式与资格要求、评审标准体系及项目选题方向等关键内容。在解读评审规则时,他以主赛道创意组为例,深入剖析了个人成长性、项目创新性、产业价值度与团队协作力等核心评分维度,并指出深入理解评审标准对提升项目质量与竞赛表现具有关键作用。

在宣讲会核心环节,刘景弟聚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进行了系统讲解。他首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不同赛道特点,引导学生立足专业背景与学院优势精准选择参赛方向;随后详细解读评审规则中的评分要点与考察重点;最后在材料准备方面,他不仅强调格式规范要求,更结合评审视角分享撰写技巧,帮助学生既掌握“如何撰写”,更理解“为何这样撰写”,从本质上提升项目材料的专业性与竞争力。

本次宣讲会为学生建立了系统的赛事认知框架,储备了实用的备赛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敢闯会创、知行合一的创新精神。学院将持续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常态化培训、个性化指导与项目化实践,为每一位有志学子铺就坚实的成长之路。